欢迎您访问宜州一中 您可以登录 或注册
 
收藏本站 简繁转换
一方天地育桃李,三尺讲台竞风采             宜州区一中在宜州博物馆举行“人杰地灵读宜州”故事分享会             宜州一中举行2024届中考百日誓师大会             龙腾启新 筑梦未来 ——宜州区第一中学欢庆2024年元旦文艺晚会             走进嘉联丝厂 畅享研学之乐 ——宜州区第一中学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2023年河池市宜州区第一中学/宜州区红卫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发放名册(第二批)             展科技志向,圆飞行梦想 ——宜州区一中2025届举行无人机大赛             2023年河池市宜州区第一中学\红卫学校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发放名册(第一批)             法制进校园 以法促成长 ——宜州一中举行“三姐护蕾”法治进校园活动             “英”你精彩,“语”你同行 —— 我校2025届举行英文风采大赛            

DoraCMS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文档内容页

文档详情

校史沿革

kyc 2024-04-26 03:30:57 学校概况21359
宜州一中校史
回 望 历 史
   
宜州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30年,是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学校曾五迁校址(宜山庆远镇文庙、流河乡下枧坝头村、庆远镇李真人庙、城西山谷祠、庆远镇东门街),八易校名(宜山县立初级中学、宜山县立国民中学、宜山县立中学、宜山县立第一初级中学、宜山县中学、红卫中学、宜山县第一中学、宜州市第一中学),历经80年的办学沧桑路,一直迈着坚实的步伐,栉风沐雨,不断前行。 
学校背靠龙江,远眺南山,风景秀丽,秉承“励志笃行”的校训,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求实创新”的校风、“博学善导”的教风和“勤学善思”的学风;建成了一支由学科带头人引领,骨干、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协同奋进、敬业奉献的优秀教师团队,打造出了一所环境优美、文化丰厚、特色鲜明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如今校园占地面积125亩,现有62个教学班,教职工185人,学生4200多人。学校设有四处一室(政教处、教务处、科研处、总务处、校长办公室),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党总支和工会、教代会分别起着政治保障和民主监督作用。
文庙发轫,兴学图强
     1930年以前,宜山是省立第十一中学所在地。这是宜山唯一一所中学,在河池、都安、罗城等几个县仅招收初中一个班。为解决众多学子入学问题,1930年3月,当时县政府拨款创办宜山县立初级中学。由于资金不足,学校因陋就简,修葺县城内东门外旧府县两文庙 (今文庙公园)为校舍。
   首任校长韦克敏,北平中国大学毕业,曾任省立三师、十中教员,宜山县教育局长。学校学制三年,实行春秋两季招生制度,当年招生三个班,学生130名,教职工10人。
   初创的县立初级中学,校舍和教学设备十分简陋,广西省督学刘大愚在视察县立中学写道:“查该校学生寝室,未敷住宿,图书及理化仪器均不敷用。”从1930年至1934年,校长换了四任。学校经费基本可维持。学校发展至8个班,学生172人。数职员工增加到27人。学校设教务、事务、训育三个股室。
   1935年,广西省政府令各县立中学撤销,并入当地或邻近省中学;宜山县立中学并入省立庆远中学(后改为宜山高中)。学校共办了8个班,毕业了5个班、 130多人。
   县立中学的停办,有其社会和时局的原因;不过,在那风雨如磐的社会里5年办学的经历,却为学校坎坷的发展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给后来创办的国民中学留下宝贵的经验和人才。
辗转迁址,薪火相传
 
1940年春,抗日烽火已成燎原之势,停办5年之后,县立中学以县立国民中学名称重办于流河乡坝头村。国中学制定为“二 .二制”,分前期班、后期班,学制各两年。宜山国民中学只办前期班。开设的课程以目的科目为中心,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四大块。科目有公民训练、社会服务,农村建设概要等。学校以古训“礼义廉耻”为校训,办学宗旨是“为家乡培养人才,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打下基础”。
据《中共宜山县组织史资料》《中共宜州历史》记载:从1940年7月中共宜山特支重建、在宜山开展革命活动,到1943年3月特支解体,这期间,以宜山县国民中学教导主任身份作掩护的陈超宇一直担任特支主要负责人,他和郭树丛、吴晋饶等在国中的地下党员一起领导宜山进步青年及国民中学进步学生开展公开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和长期的秘密斗争。
1943年冬刘冠群接任校长后,将学校迁回县城李真人庙(今庆远粮所院内)。1944年8月,梁次槐继任校长。9月,当日寇逼近宜山县城时,全校师生迁至矮山洛岩村小学上课。后来敌人临近宜山,学校又迁往拉仁(现属都安县)。后拉仁被日军攻占,师生四散。1945年7月,宜山光复后,学校迁回县城。但是,校舍遭受严重破坏,图书仪器、档案资料均散失殆尽。9月15日,宜山县立国中暂时借用路工纪念学校教室恢复上课。不久仍搬回原址,用竹木搭盖茅草房作教室、校舍上课。当时学校有7个教学班,回校复课学生320人。
1946年2月,宜山县国民中学奉广西省政府令,改称“宜山县立初级中学”,学制改为三年。校址仍在李真人庙。至止,学校已毕业15个班,约500多人。
山谷祠旁,艰难中兴
1947年,县政府划拨城西的山谷祠处(今广西轴承厂院内)为学校的新校址。先期迁去一年级学生约250人,二三年级仍然留在李真人庙。在新建校舍落成之后,才全部迁到新址。山谷祠是宜山人士纪念生前在宜州致力于讲习诗文,传播文化的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大诗人黄庭坚(号山谷道人)所立的祠堂。搬迁到山谷祠处的师生们,与山谷先生神灵朝夕相处,同沐风雨,共经世事。面对山谷祠,梁次槐校长有感而发,创作校歌:
“太史祠堂,巍然灵光。校基于此,文化发祥。龙江枕其北,黑池面其南。鹤山矗立,铁链一弯。气势磅礴,郁郁苍苍。蒸我髦士(译:我莘莘学子),国之栋梁。”
1947年,在校生增至10个班438名,教职工37人。抗战胜利后,经过两年的恢复,学校规模扩大了。1947年上半年,在宜山县中任教的中共地下党员严正、刘准和进步教师周绍华,先后发动学生开展“拒梅”运动——拒绝国民党当局派上校军官梅有芬到该校任校长和驱逐反动军官韦月石的学潮;迫使反动当局收回了委任梅有芬的成命。
1948年1月,梁次槐校长为当局所迫,辞职他往。莫承宣调任宜山县中校长。在莫承宣校长的掩护下,一批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教师,如吴师光、沙君涛、韦勋猷、罗丽英、刘准、韦鲁林、周绍华、罗武成、莫海明等得以在校任教,中共上忻工委得以在宜中建立活动基地,吴师光、韦勋猷等以教师为公开职业,以宜中为红色据点,有效地领导和组织宜山及周边地区人民的革命斗争。学校师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得到不断提高,1948年下半年至1949年初夏,几十名进步学生离开学校,进入游击区成为武装斗争的骨干力量;部分学生留校开展地下斗争,配合人民解放军和都、宜、忻游击队解放宜山。
 
盎然新枝,东门定址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黄玉书、全美开、丁明中、陈世沐等学校领导带领师生整顿秩序,加强教学管理,自力更生,勤俭建校。学生增至15个班,755人。1953年10月,学校由山谷祠迁至东门现址,即现在的城中东路169号,同年,改称“宜山第一初级中学”,学生830名,分别来自河池、环江、都安、忻城、柳城、罗城、来宾和宜山等地。从此,校址定于此至今。
1953年,政府出资在旧城墙上建成一排砖瓦结构的教室,教室后窗便是波光粼粼的龙江。黄玉书执着的敬业精神,使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转变。1955年,他光荣出席建国后广西第一届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大会。1956年 因宜中办学成绩突出,地委给黄玉书校长记二等功一次。
解放之初,宜中师生积极投入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报名参加土改工作队,下乡发动、组织农民进行土地改革、清匪反霸斗争。宜中学生,在伟大的变革、时代的洪流中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提高了觉悟,增长了才干,后来毕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条战线上,成为中坚力量;其中有不少是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领导干部。
 
廿年风雨,峥嵘岁月
  
 从1957年到1976,二十年沧桑巨变,学校与时俱进,虽然经受了“反右”、“四清”、“文革”的历史阵痛,但同时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1959年,学校取得柳州专区统考第一名。当年10月专区在宜中召开教育现场大会。学校被评为地区、自治区文教战线先进单位, 1960年6月,黄玉书代表学校到北京参加全国文教战线群英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1年7月,虽处经济困难时期,但学校首届高中毕业班(高一至高三班)130名毕业生参加高考,第一炮打响,考取普通大专院校26人、中央军事学院6人,升学率为24。6%。1963年,专区第二次在宜中举办教学现场会,区教育厅的吴青光副厅长亲临指导,将我校和百色县中学定为全区学制改革试验学校,宜中教改美名传八桂。
1966年末,学校曾易名为“宜山县红卫中学”, 1973年,学校复名 “宜山县第一中学”。新型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教学秩序又建立起来。在此期间,学校教研活动、教学成果小有成就。成功举办地区级政治实验课,一批批学子从学校成功地走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四人帮”垮台,经过拨乱反正,学校教育真正走上正轨。
 
春回大地,欣欣向荣
 
1977年到1983年,韦世滚校长、吴政校长历尽艰辛,把学校教育引向正轨,并在短短几年内,使学校教学质量有所提高。1978年,学校被自治区定为重点中学。1981年,学校建成了第一幢学生宿舍大楼(面积2287m2)。
   改革汹涌的大潮,叩击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大地,也叩击宜山教改之大门。1982年,学校就开始尝试厂校挂钩、横向联系的改革之“梨”,解决了边远山区厂矿子弟入学难的问题,也解决了部分办学经费。从1984—1994年,共筹集资金300多万元,加上市财政拨款、区教委拨款,共投资600多万元,大力进行校园建设,校园环境日益优美,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1985年,在县委、政府支持下,进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何旭仪任校长,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教师积极性得以发挥,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1998年12月、2004年8月,吕志林、黄立平先后担任宜州市一中校长兼党总支书记。15年来,学校锐意改革、励精图治,使学校面积拓宽,面貌焕然一新,现在校园面积为125亩,比原县中时期的74亩扩大了十分之七。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区第一批“中学计算机网络建设实验学校”、 “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河池地区第一所“双语教学实验学校”、“广西基础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学校”、“广西绿色学校”和“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 等光荣称号。学校加大了内部改革力度,在人事、工资、干部聘用和年级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激活了学校内部竞争机制,促进了各项工作。学校狠抓“三风”建设,教学质量显著提高。高考成绩不断迈上新台阶,高考一本上线人数由2000年的50多人,上升到2005年的172人。2005年上二本线以上610人,其中陈燕获河池市理科状元,其理综298分,居广西第一;英语科147分,居广西第三位。陈燕、彭良俊分别被清华和北大录取。在广西64所示范高中当中,宜州一中一本上线率排在29位。2007年高考总分600以上15人,上重点线124人,上二本线以上569人;赵硕以文化总分651分的成绩,并列广西理科89名(河池第五名),被北京大学录取;牙伟鹏以总分629分的成绩并列广西34名,名列河池市文科状元,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2013年,韦荷贞、韦飞扬同学以优异的成绩分别被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录取。
在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的引领下,学校正向现代化的优质学校迈进。
悠悠龙江,向人们诉说宜州市一中发展的曲折历程;巍巍北山,向人们展示宜州市一中教育的辉煌成就。在党的领导下,在上级领导关怀下,宜州一中将继续发扬教育前辈的光荣传统,继往开来,开拓进取,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走向更为灿烂的明天!


文章评论

取消回复
登录 参与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