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宜州一中 您可以登录 或注册
 
收藏本站 简繁转换
一方天地育桃李,三尺讲台竞风采             宜州区一中在宜州博物馆举行“人杰地灵读宜州”故事分享会             宜州一中举行2024届中考百日誓师大会             龙腾启新 筑梦未来 ——宜州区第一中学欢庆2024年元旦文艺晚会             走进嘉联丝厂 畅享研学之乐 ——宜州区第一中学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2023年河池市宜州区第一中学/宜州区红卫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发放名册(第二批)             展科技志向,圆飞行梦想 ——宜州区一中2025届举行无人机大赛             2023年河池市宜州区第一中学\红卫学校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发放名册(第一批)             法制进校园 以法促成长 ——宜州一中举行“三姐护蕾”法治进校园活动             “英”你精彩,“语”你同行 —— 我校2025届举行英文风采大赛            

DoraCMS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文档内容页

文档详情

地理学科生态文明教育专题·教学设计(一)——《走向生态文明》

kyc 2024-05-06 01:09:49 生态文明教育专题10585
走向生态文明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1节 走向生态文明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通过“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和“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两部分内容,阐释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和谐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相关内容,为学生后续进一步理解各种环境政策和措施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结合实例,解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内涵。

综合思维: 运用图文资料,说明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过程。

地理实践力:举例说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途径。

人地协调观:联系实际,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

【教学重难点】

1.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过程。

2.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途径。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行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课件、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安吉为什么要从工业立县转向生态立县?

安吉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个案还是一种时代潮流?

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采集渔猎时代:生产力低下,人类崇拜并依赖自然。

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人地关系开始有了朴素的科学认识。

工业社会时期: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源、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乃至人类生存与发展已构成现实威胁。

人类发展史

不同社会阶段的生产方式、资源基础、环境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新的社会阶段的出现,都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并伴随着人地关系的演变。

人类需要改变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是生态文明的一种具体体现

●资源、环境安全的本质就是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

●应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应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要根植在意识中,更要落实到实践中,形成全社会的行为准则。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从根本上讲需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变革发展模式。

落实人地和谐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具体举措

首先,要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要推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思维导图】

文章评论

取消回复
登录 参与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