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宜州一中 您可以登录 或注册
 
收藏本站 简繁转换
一方天地育桃李,三尺讲台竞风采             宜州区一中在宜州博物馆举行“人杰地灵读宜州”故事分享会             宜州一中举行2024届中考百日誓师大会             龙腾启新 筑梦未来 ——宜州区第一中学欢庆2024年元旦文艺晚会             走进嘉联丝厂 畅享研学之乐 ——宜州区第一中学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2023年河池市宜州区第一中学/宜州区红卫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发放名册(第二批)             展科技志向,圆飞行梦想 ——宜州区一中2025届举行无人机大赛             2023年河池市宜州区第一中学\红卫学校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发放名册(第一批)             法制进校园 以法促成长 ——宜州一中举行“三姐护蕾”法治进校园活动             “英”你精彩,“语”你同行 —— 我校2025届举行英文风采大赛            

DoraCMS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文档内容页

文档详情

宜州市教师队伍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kyc 2024-05-05 06:31:08 学校公告7892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教师队伍素质,深化我市中小学师德教育活动,办人民满意教育。经研究,决定用三年时间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以“弘师德、强师能、务师业、正师风”为主题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实践活动,为使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意见》,以“弘师德、强师能、务师业、正师风”为主题,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工作重点,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师能强、师业精、师风正的教师队伍,为实现我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目标要求

教师队伍建设主题教育活动的总体目标是:抓住我市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活动促建设,通过为期三年的专题教育活动,建设一支师德高、师能强、师业精、师风正的队伍。

三、措施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我市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知识渊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师队伍,各中小学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程”的实施。

(一)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

1.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十七大报告、《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第23 个教师节前接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对照胡总书记提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四点希望,组织全体教师对各类师德师风规范进行学习和讨论,认真反思对各类规范的执行力度和存在差距。通过反思活动进一步树立正面典型,弘扬师德正气,自觉抵制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纪律观念淡薄、厌教懒学和以教谋私等不正之风。

2.在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开展以“学”养师德,以“规”约师德,以“标”导师德,以“情”化师德,以“案”警师德等形式的活动,组织教职工讨论,进行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育;进行教师资格、权利、义务、责任的教育。

3.组织观看金正昆教授的《教师礼仪》系列讲座视频,对教师加强礼仪教育,明确交往中的规范性、对象性、技巧性,引导教师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4.以“关爱学生”为主题,大力提倡“三爱、三送、三杜绝”,即关爱贫困生,给贫困生送温暖;关爱学困生,给学困生送信心;关爱特殊生(残疾生、弱智生),给特殊生送方便;杜绝体罚学生,杜绝歧视差生,杜绝伤害学生心灵。

5.各学校要精心策划开展以“三个一”为主要形式的教师建设年教育活动:举办一场“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演讲比赛;每位教师帮扶一个学困生;每一位教师都要撰写一篇德育论文参加全市论文评选。

6.开展师德师风公开评议活动,即教师间互评、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家长评教师、社会评教育等形式的民主评议活动;还可以设立永久性的“师德师风评议箱”,公示监督电话,定期反馈意见,建立长效的社会监督机制。通过组织开展上述活动,使我市教师队伍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得到内化和深化。

(二)实施教师继续教育三年提升工程。

1.激励、支持教师参加学历学位提高培训,提升教师学历学位水平。激励、支持在职教师参加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现代远程学历教育、学历培训班等,促使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达到一个新水平。

2.实施以“新理念、新知识、新课程、新技能、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1)开展新理念、新知识培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对广大教师进行实施素质教育思想观念的教育,帮助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教师科学文化知识培训,引导广大教师努力学习当今世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经济等方面的新知识、新成果,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品位,提升学识魅力。

2)开展新课程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水平。紧密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不同阶段确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新课程培训。注重紧密结合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惑,以案例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题,贴近教学实际,组织开展新课程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水平。

3)开展新技能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紧紧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专业新技能培训。重点加强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新教材的使用与处理,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能力,参与式教学技能,教学科研技能,教学评价技能等新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教研室牵头的专家组每年通过组织开展全市或区域性活动或深入学校教研等方式检查考评学校。

4)开展新技术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水平。配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把基于现有教学媒体环境的教学设计作为主要任务强化培训,并组织活动促使教师全员参与,使90%的教师熟练掌握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基本操作,能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农村学校教师熟悉并能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设备和教育资源用于教学活动。70%的教师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自身学习和课堂教学的能力。同时,逐步将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与教师资格认证、教师聘任、教师考核和职务晋升相挂钩,形成不断提高广大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激励机制。电教站牵头的专家组每年通过组织开展活动或不定期到学校实地考核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等方式检查考评学校。

5)突出农村教师培训,大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继续实施开展校对校对口支援帮扶活动,通过远程教育、集中培训、任(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对口交流支援、轮教等途径,增加农村教师培训机会,扩大农村教师培训受益面,努力做到政策倾斜、经费支持、项目优先。

3.培训学分制。为保证教师继续教育三年提升工程的顺利实施,规范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各学校要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晋级的依据之一。全体教师都要服从安排,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继续教育培训,并按照规定完成学习任务,经考核合格后可取得相应的学分,并做好继续教育的登记。所有在职的本校教师均应接受每学年45学分(其中集中培训15 学分,自学30 学分)的继续教育培训,未达到合格学分的教师不得参与职称评聘与续聘。

(三)实施名优教师带动工程。

名优教师是指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在师德上具有模范性、教育教学上具有引领性、教科研上具有开创性,在本市范围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教师,包括:①省特级教师。②市名校长、名师。③省市教坛新秀。④县、市学科带头人。⑤县、市教科研骨干。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名优教师这珍贵的资源,为学校师资建设做好传、帮、带工作,使名优教师真正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和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领头羊”作用。

1.深入实施名师培养带动工程,不断改进和完善名师选拔、培养、管理、考核与使用等环节,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如:示范课、观摩课、优质课评选、教学能手评选、集体备课(说课)、外出学习、理论培训、课题研究等,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全市、全区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名师和学科带头人。

2.注重发挥我市“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未来“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使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呈阶梯式地发展壮大。

3.名优教师必须带头开展教育科研或教育工作调研,每年至少写出一篇教育调研文章或公开发表论文一篇,主持或主要参与一个研究课题,并制定有相应的实施方案,有研究记录,每学期期末有研究活动小结。

(四)实施“校本研修”带动工程。

1 .“校本研修”主要是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具体实践问题,解决新课改全面推进中教师遇到的困难,解答新课改实践中教师面临的问题。具体包括新理念的讨论、课堂教学实践问题、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校本课题研究、教育教学反思、教学笔记、教育教学故事、教育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案例、教法学法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等。各学校要根据本校情况,要求教师带着问题来参与研修,把教师个体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把学校里发生的真实问题概括、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课题。

2.“校本研修”重点是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的专题研修活动。

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三个层次”的研究,即反思性研究、专题性研究及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A、反思性研究:研究主体定位于每位教师,最终成果是以论文和案例为标志。B、专题性小课题研究:研究主体定位于学校中层及骨干教师。最终成果是专题讲座、调研报告。C、课题研究:以学校名义整体规划讲究操作规范性,代表学校的研究水平,在三年专题实践活动中,每所学校至少要确定实施三个以上的课题研究。

(五)实施教学规范化管理工程。

实施此项工程的重点是强化教研组、学科组的作用,强化对教师教学常规行为的指导、管理、评估等。

1.发挥教研组的组织作用。

教研组是从事教学与研究的组织,它主要是围绕教学工作开展各种教学教研活动,主要有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制定教研组计划,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组织教师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开展学科改革试验和专题研究,组织各种类型的公开课、观摩课和研究课,探索教学方法。每学期初,教研组要集中全组教师根据学校教研计划,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对全学期的工作做出具体的安排,明确本组教师各自的教研任务,制作教研工作行事历,还组织教师在学习各年级新课标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教材内容,联系本人和学生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好自己的学期授课进度计划,将教研组工作有目的地且不定期地组织问卷、座谈、评教等多种方式,收集学生对本学科的教学反馈意见,分类整理,认真分析,把对任课教师的好的意见如实转告,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任课教师沟通并共商改进良策。

2.发挥教研组的指导作用。

在教学管理中,教研组担负着培养教师和指导教学教研的重任,要根据教研组计划,开展好教学教研活动,帮助、指导教师拓宽思路,发挥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各学校每学期都要在教研组内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与指导,坚持“老带新”,“新拜师”,“传、帮、带”的制度,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让他们尽快成为学科业务骨干,也使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跟上时代步伐。

3.发挥教研组的管理作用。

教研组虽然不是一级行政组织,但学校布置的各种教学任务,绝大部分是通过教研组下达到教师的。教研组在教务处的指导下,从事着教学管理的任务。因此,它是学校指挥教学的前沿阵地。

教研组长要强化管理意识,加强本学科的教学管理,理清思路,带领本组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研组还要协助教务处定期检查教学作业,如查阅教案、作业,期中考试的命题与评阅工作,质量分析、教学总结等。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详细检查、登记,对学生作业分科随机抽查,写完检察意见交给学校,作为对教师评估的重要依据,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促进教风的根本转变。

4.发挥教研组的研究作用。

教研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研组应在教研上做文章,应计划地开展实验,推动教学改革,并围绕本学科的教学工作,从实际出发,有重点地进行专题研究,如怎样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怎样优化课堂教学手段等。利用信息反馈传递进行学法指导和调控教学,并不断地总结经验,纠正存在的问题,在进行备课、听课和评课等系列活动中,在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教研组还要根据实际确立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研究课题。课题研究要落实在平时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5.发挥教研组的评价作用。

学校要通过教研组加强对教师的评价,通过评价达到对教师的教育与管理,因为教师的具体工作都是在教研组所开展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在对教师的考评中,教研组应制定有详细的考评方案,奖惩有据,公正、合理、透明、扬优抑劣,奖勤罚懒,使教风、学风、校风得到根本的改变,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实施教师综合业绩考评工程。

1.各学校要坚持“德、能、勤、绩”的教师考核评价原则,树立师德为根本的评价意识,明确教师综合评价的道德导向,加大师德评价考核的力度,从根本上扭转重能轻德的评价趋势;学校将继续健全考核机制,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测评标准,建立师德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师德教育和考核,把师德师风的行为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及教师个人综合评价体系之中,并适当提高所占比重,实行教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评优选模与师德挂钩,优先考虑教师的师德表现,同时设立师德举报箱,公开师德举报电话,在学生和家长中开展“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把师德建设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综合考评的具体内容:主要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师德标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遵纪守法、依法治教、廉洁从教、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工作态度、服从分工等方面进行考评。主要从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教研、教辅工作能力及综合协调能力、工作量、个人竞赛、辅导学生、学历等方面进行考评。主要从敬业精神、工作作风、出勤情况、政治业务学习等方面进行考评。由各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制定考评细则进行考评。主要从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效益,以及取得的教育教学成绩等方面进行考评。

四、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使教师队伍建设主题活动顺利开展,特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覃国航市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李诚市教育局副局长

杨廉洁市教育局副局长

伍万珍市教育局副局长

成员:林萍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廖丽强市教育督导室主任

韦玖贤市教育局基教股股长

韦星光市教育局人事股股长

韦崇斌市教育局纪检组副组长

韦德君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覃贤市教育局电教仪器站站长

覃任捷市教育局德育办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基教股,办公室主任由韦玖贤同志兼任,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办公室地址:市行政中心一区619 室;电话:31884593188996,电子邮箱:318845989@163.com

五、工作要求

(一)因地制宜,精心策划。各中小学根据本方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方案,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此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学校要树立重在建设、重在过程的思想观念,紧密围绕活动主题,针对学校和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在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健全管理制度、规范从教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展示师德风采上下功夫,从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抓起,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事情做起,防止流于形式,切实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努力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亮点。

(三)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各学校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示范作用,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要发挥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性铸就师魂。要充分发挥师德师风建设对校风学风、社会风气的带动作用,使学校教师成为全社会的道德表率。

(四)搞好宣传,强化监督。各学校要通过会议、板报、广播、校园多媒体等形式,加强活动宣传,强化考核监督。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机制,把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年教育活动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以各项工作的实绩来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把每位教职工参与各项发展活动情况纳入年终教师综合评估,通过评价激励、考核监督,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五)与时俱进,常抓不懈。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永恒的课题。各学校要把“弘师德、强师能、务师业、正师风”教育实践活动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建设”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教师队伍建设与时俱进、常建常新。

(六)注重特点,提升品位。教师队伍质量高低决定着一所学校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强弱,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教师队伍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党员干部和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的角度出发,立足“人”的教育,依托课程改革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从根本上解决“师德”的问题,进而达到提升学校品位的最终目标。

因此,各学校要根据实际,努力打造教师品牌,拓展品位宽度,彰显品位亮点,促进全体教师均衡发展,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进一步培养属于宜州的县级以上名师,实现教师质量分层全面提升。

(七)强化领导,严格奖惩。各学校一定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领导,要以“依法执教,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精心施教;勤奋好学,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端正师风;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团结协作,尊重他人;作风正派,廉洁从教;品德高尚,为人师表”为基本要求,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照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坚持每年度对教师进行一次师德考核,并把考核结果记入个人师德档案,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评聘、派出进修、晋职、评优、评先奖励等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要严肃处理。

文章评论

取消回复
登录 参与评论

评论列表(